首页

傲柔女

时间:2025-05-28 06:20:39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51265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南方冻雨天气减弱 低温仍将持续

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 哈莱维:我想告诉你们,国防军正在同时行动。我们重创了位于贝鲁特达希耶的黎巴嫩真主党目标,我们正在频繁对叙利亚以及叙黎边境进行深度打击,以防止武器被转移到黎真主党手中。

香港纪律部队及青少年团体举行大汇演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在2023台商峰会上,海南官方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若干措施》,系列支持举措让台胞台企看到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前景,坚定在海南投资发展的信心。

东西问·古典学|德国汉学家叶翰谈中国古典:传承与时代并进

“未来,园区将重点布局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创业、赛事活动等生态,为国内外数字经济项目、技术、人才和资本搭建合作平台,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徐根倩说。

2024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山东青岛启幕 吸引各地两千余爱好者参与

气象上,一般按照冷空气过程的强度,将冷空气从弱到强,依次分为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寒潮,寒潮为其中最强一级的冷空气。在我国一年之中,寒潮11月出现最频繁,1951年到2020年一共出现了68次,其中小雪节气是全年寒潮第二多的节气。

非洲本土语言被纳入大语言模型开发视野

阿斯塔纳2月20日电 据哈萨克斯坦总统府网站当地时间19日消息,哈总统托卡耶夫当日会见到访的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赛义多夫。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